在主界面点<绘制零件>,进入TubeDraw界面。
按照TubesT的绘图规范,应该是先画主管,明确管材的截面类型和尺寸,然后才是用支管、V槽、切断等工具去掉废料,做出零件。
主管是指待切割的管材的类型。比如要用矩形管切出槽钢零件,也应该将主管画成矩形管。
选择主管类型,然后将主管拉伸至一个合适的长度,点击<应用>,方可进入下一步。
需要详细教程请参考《TubesT-绘制零件-主管》
当零件的切断面是斜切,可以用<切断>功能。
是外凸圆弧形状时,可以用<圆弧管头>功能。
是内凹圆弧形状时,可以用<支管>功能。
需要详细教程请参考《TubesT-绘制零件-切断&圆弧管头》
支管会切除主管上的废料,由此生成最终的零件。
支持常见开孔类型。如果需要生成特殊的内孔,可使用<自定义>导入二维DXF,或者直接用智能绘图绘制形状。
详细教程请参考《TubesT-绘制零件-支管》
V槽是用来折弯的。
其实支管也能画出V槽的效果,但V槽里包含了折弯要考虑的释放槽之类参数,更适合实际加工。
当前,软件支持4种不同的V槽。
详细教程请参考《TubesT-绘制零件-V槽》
在左上角点<保存>可以保存成jhb格式文件。jhb文件可以用<从文件添加>导入到TubesT。
TubesT绘制的零件,无论是从TubeDraw界面进入主界面,还是<从文件添加>进来的,都允许再次回到TubeDraw里编辑。
旧皮肤里,双击<编辑>按钮;新皮肤里,点一下零件,有铅笔状的图标。
TubeDraw左侧有资源树,可以点进某一步操作,修改对应的参数。
除了修改参数,资源树里,还可以用右键点击,然后执行“复制特征”、“删除特征”、“隐藏特征”等操作。
对于相似的支管,“复制特征”之后再修改个别参数,比新增一个支管设置参数更高效;
隐藏特征则是使这个特征不生效,但参数还保留。
从7.1.35版本开始,TubeDraw界面新增了测量工具。
激活测量之后,点任意两点,就会显示一个距离信息。
例如下图,两点的直线距离是50.319;X方向上的距离是4,Y方向的距离是50(零件长度一般靠Y方向的距离反映出来)。
一旦激活测量工具,必须点<选择>才能退出测量。
按ESC键或者鼠标左键点空白区域,都是取消当前所选的点。
TubeDraw界面里,可以切换主视图、俯视图等多种视图。
想恢复默认视图,则需要点视图的主按钮